CircuPlus 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/黃暐程
在前一篇「循環系統:從製造業到用戶體驗」,筆者提到兩個重要的觀點。一、永續發展目標(SDGs)第 12 項「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」表示彼此需開始對話,並藉由資通訊科技(ICT)的輔助去了解用戶體驗;二、生產者的責任不應止於商品售出,製造業應轉為製造服務業,按需求進行客製生產。
那麼對於電力公司來說,在循環思維下,該怎樣重新定義或檢視自身的業務內容呢?談這問題之前,先簡單讓讀者了解,我們現今生活中隨手可得的電力,是怎樣從電廠到插頭中,大致可分為五大區塊:發電、輸電、配電、售電、用電。
- 發電:利用不同發電型態機組產生電力,粗略分為消耗有限資源(油、煤、汽)產生電力及使用永續資源(太陽、風力)產生電力
- 輸電:將發電機組產生之電力,透過電網輸送
- 配電:不同區域電力配送調度
- 售電:不同用電總類之電費計算
- 用電:使用者用電相關事務
然而,根據美國研究調查有 10~15% 的電力是無形中被浪費的,但台灣目前的能源政策偏重在發(製造)電的過程,就像前一篇提到製造業的思維,只把商品(電)製造完,透過通路(輸配受用)到使用者端,但使用者如何用電?或是為何要用電?卻較少著墨,更難理解何謂用戶體驗。
從台電 107 年度的發電量統計來看,共製造 2,332.8 億度電,由高到低的發電組成是燃煤 38.8%、燃氣 38.6%、核能 11.4%、再生 4.9%、燃油 2.8%、汽電 2.0%、抽蓄 1.4%,姑且先不論不同發電方式對環境的衝擊如何,但這些方式都必須消耗資源再轉換成能源,更何況目前的電沒用完就等同浪費!這過程就好比,一間製造工廠很會製造產品,採取不同製程方式降低成本,製造一堆產品再設法賣掉,但卻對使用者如何使用自家產品(用戶體驗)模模糊糊無法掌握。
如果 10~15% 的電力是無形中被浪費的,那為何我們還需要消耗資源製造,再把它浪費呢?根據台電 107 年度的發電成本為 2.66 元/度,以 10% 的電節省下來,一年共省 620 億元的發電成本。如果轉換思維,將這些費用不投入製造使用,而是投入在了解用戶體驗上呢?
根據筆者過往 10 年在業界協助上市櫃的連鎖企業做節能的實戰經驗,許多的電力的確是被浪費掉的,尤其以商業空間來說,員工下班離開後,總是發生空調未關的現象,而且是每一間企業都會發生的必然現象。
以曾經協助的這間連鎖企業來說,全台約兩百間據點,在沒有雲端能源管理系統(即時數據管理)之前,無法有效掌握分散全台各地的用電情況,下班後的空調未關次數最高達到 619 次/月,未關率 11.2%/次,透過數據搭配差異化管理後,未關率下降到 1.4%/月。而另一餐飲體系的空調未關率竟然高達 35%/月,再再顯示電力浪費的嚴重性。
讀到這邊,各位可能會好奇,隨手關電不是基本常識嗎?怎麼會有如此的現象呢?筆者常在外分享,節省能源不單純是技術性問題,而是心理人性的問題。就連鎖商業空間來說,企業做節能省下微薄荷包(台灣電費真的太便宜),但對員工對此則是無感,就電力結構中的角色們來說是衝突的。
曾經有另一間企業,自誇公司獲得綠建築標章,而且空調設備還是日本原裝進口的多聯變頻,絕對節能省電。但雲端能源管理系統上線不到一個月,就發生一起周五下班空調未關的事件。
因此,從破碎化的消費端到製造端,也該思考如何透過數據驅動滿足用戶體驗,將資源做最佳使用。許多國家的能源產業已延伸出不同的服務運營商,例如,美國新創公司 LO3 Energy 就扮演微電網中的分佈式系統運營商(Distributed System Operator;DSO),其主要服務為開發基於區塊鏈創新的數據服務,以便在區域上(微電網)徹底改變能源的生成、儲存、購買、銷售和使用方式。
微電網是連接消費者和消費者能源資產的生態系統,能源在本地區域生成、儲存和交易,創造更高效,更有彈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區域,而在 LO3 Energy 的數據平台上,DSO 被授予對建築物能源管理系統及消費者數據的使用權,並用於供需雙方價格媒合、能源使用、負載平衡和需求響應。白話的說,當使用者在用電高需求時,所節省的用電,會得到更高的報酬,有了透明的資訊,並可使用不同商業策略滿足差異化的用戶需求。
邁向循環經濟,不是能不能的問題,而是要不要的問題。改變對於能源產業的思維,在我們還有選擇時!
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,全文轉載自 DIGITIMES